kusai

Game Boy

Game Boy 掌上游戏机之所以叫「游戏男孩」,不是因为这机器像一个玩游戏的男孩,而是因为它面向于一个玩游戏的男孩。

这个男孩只想夜晚一个人在他的小房间,躲在被子里偷偷玩他的游戏。他没有沙发,没有大荧幕。他也不想让别人看见自己玩游戏的样子,他对世界抱有恐惧,不擅长社交。能让他舒适的交流方式最多限于和同学交换一盘游戏卡带,通过对方的游戏存档窥探对方,进行一种隐秘的互动,而非面对面的。

Game Boy 是完整的,它能独立运作而不依赖于外接荧幕和控制器。这样的装置像是有独立人格一样,它设计优良、造型一丝不苟,它坚固耐用、续航持久,像一个可靠的来自日本的伙伴,拥有就能让人感到安心。

他可以在他的 Game Boy 上面加装挂灯、搭配耳机、贴上一些宝可梦的贴纸。这是专属于他的装置,时刻待命,永远忠诚,远非脆弱的人际关系般复杂难懂。所以他在今后的十余年都无法健康地和伴侣相处,总希望所爱的对方就像所爱的掌机那般被控制。

iPhone 以降,掌机衰微,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玻璃面板。人手一台的手机本非为游戏而生,其大众性也衰减了其「精神角落」的性质。他同样喜玩手机,但时常想念那个童年时的那个方形好友,想念上面的十字键和低解析度的游戏画面。

他的成长轨迹是他无法克服的心理障碍,也许是一种恋物癖。他始终不愿意在大荧幕上玩游戏,也一直都不喜欢桌机和大尺寸荧幕的掌上装置。他喜欢的永远是 13 寸以下的笔电,以及所有带有 mini 或 lite 字眼的产品。

在他未来的社交生活中,他和同学、同事们在大荧幕上打着派对游戏,欢声笑语却时常疲惫。回到家,串流影音在荧幕上播放,浴室里传出音乐和水声。他只想躺在床上,拿出一台继承了 Game Boy 灵魂的 Analogue Pocket,如同听见哆啦 A 梦对大雄说「功课做完了没」一样,在一瞬间变回那个玩游戏的男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