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sai

谈竞技体育

两个方向:绝对的平等和绝对的公平。奥运会在这两方面贯彻得不够彻底,我有我的看法。

绝对平等

所谓绝对平等,就是不因年龄、体重、种族、性别等各种因素区分人类。取消对参赛年龄的限制,取消重量级和性别分组。

不能假定女性弱于男性,亚裔弱于非裔……如果一个竞技项目对于特定人群有巨大优势,那是这种竞技规则本身的问题,而不是运动员的问题。就算顶级的围棋赛事从不区分性别,女棋手们依然在拼搏,未曾放弃参赛;就算非裔运动员已经垄断了跑步项目,亚洲选手们没有停止奔跑——尽管很多人都会认定跑步这件事和种族有其相关性。

区分组别的奥运会项目,就是承认了在这个项目上有一群人强于另一群人。而这个世界上不乏认为自己毫不逊于男性的女性运动员,低体重的拳击手也未必承认自己会输给重量级选手。他们宁愿被击败而不是被区别对待,只要这样的观念存在,竞技体育就有必要继续向着绝对平等的方向努力。

绝对公平

所谓绝对公平,相反地,就是在承认实力有差距的前提下对弱势方的 buff。单方面碾压的比赛显然不好看,对促进各种人群的权利亦不友好。

还是以围棋为例,由于黑方有优势,因此要进行「贴目」,让利于白方。至于要贴多少目则是动态的,取决于当前胜率。效仿这一点,我们甚至可以做残疾人和健全人之间的竞技,只需要动态地调整给弱势方的优待即可。如此一来是否能够给这一群体更大的尊严和荣耀?

无论如何,把不同的人群区别对待,划分组别是落后的做法。实现竞技的公平性有更有效率、更智慧的方式,更不会陷入因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等概念所引致的争议。

昨天看了滑板项目的比赛,十四岁的日本选手夺冠,毫无疑问是童权(儿童权益)的胜利。而成年人难道就因为自己体重的增长而落败了吗?职业运动员的生涯只局限于黄金的寥寥数年,成年等于退役,这样的竞技体育规则是不健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