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口 Interface
接口(interface,介面)是人们调用(call)世界的方式。按下键盘,映出文字,按键是接口;按下开关,灯光亮起,按钮是接口;按下钢琴,声音响起,琴键是接口。对于此事,有人或有质疑:钢琴不同于电子琴,前者用物理方式发出声音,非模拟(emulate)而类比(analog),故更为「真实」。我认为并无区别,发出声音的是钢琴内的机械构造,而不是手指。手指只是调用了名为钢琴的接口而已。
如此想来,一切事情都被接口所封装:用餐具这种接口获取食物,用嘴这种接口品尝味道,这味道一定也由某种接口(神经信号?)传达到大脑使人感受味蕾信号。早上用手机的接口扫码坐地铁,闲暇时用蓝牙的接口听音乐,电脑没电了,literally 插在插座的接口上充电。
接口与接口之间是否有高下之分?就像有人会问钢琴和电子琴之间的区别,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如先想象一种新乐器。这种乐器长得就像一本书,打开任意一页就演奏某个音,通过翻到不同页码来演奏一首曲子。演奏时,这「书琴」可以完美无损地对应钢琴上每个音的音色。如果真有这样的乐器存在,它是否是有意义的?
如果「书琴」能够被制造,那么我们就为读书这行为赋予了新意义——就像我们曾经对纸张做相同事情,使其成为钱币一样。今天的音乐家早就在用各式各样的接口创造音乐,包括玻璃杯、钢尺、电话,以及计算机。电子琴不一定是对于钢琴的模仿,改变流行音乐的雅马哈 DX7 早就说明了这一道理。在未来,难道可以断定使用电子琴键盘模拟吉他是无意义的吗?
世界上超过六千种语言,每种语言都是人与人交流的独特接口,每种语言里又有无数种比喻,通过对白、文章、诗歌、音乐或其他形式,表达着相似的爱。而人们对于不同接口的使用,又反作用于使用接口的人自身。这是用键盘编曲和用吉他编曲的音乐人之间的细微差别,也是《你一生的故事》里所述的,语言对人的影响。
如果我们能够使用更多种的接口感受并理解世界,比如如何欣赏料理,如何和一只狗做朋友,甚至如何感觉疼痛,我们就离那只通过按按钮获得快感的小白鼠更远一些。
最后我会回到接口这个词本身,不管中文还是英文,这其实都是非常色情的一个词。晚上回到家,和爱的人口口相接的时候,face 与 face 相互 inter。性行为一定会是我们有史以来信息传输量最大的接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