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sai

关心粮食和蔬菜

诗人海子曾试图用「关心粮食和蔬菜」的方法试图让自己成为一个「幸福的人」,他的不幸来自于其对社会的悲观,悲观来自于其思考的深刻性。他认为如果将注意力投向单纯事物上,就能阻止这种因思考而造成的无力感,也许是一种解脱。

海子不是厨师,他不知道食物也可以让人陷入深思。我看了台湾美食综艺节目《料理之王》,久负盛名的评委 Jason Wang 是美国 MasterChef 节目亚军。他在点评参赛选手阮绍荣的作品时一度哽咽,做出了如下的点评:

吃完觉得…好像心里是有一点…发光的感觉…(中略)…一种好像被拥抱的感觉。每道菜的味道你有考虑到,也有高高的低低的这种…一种旅程。

当你真正开始关心食物、关心料理,你关心的就不仅仅是它好不好吃,而且感受到它作为一件作品的美学价值和精神思想,由此触及你的情感,使你为之感动。在这个例子里我看到了,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题材,人类都能为它赋予值得思考的意义。

我不是 foodie 但我几乎是个 cinephile,大概所有电影爱好者在看张艺谋新片《一秒钟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绝望吧,这是拍给影迷的电影,是 metacinema。我看到胶片被损毁的情节会很难过,由男主角所暗示的这电影被删减的命运更是让人无奈。这对电影的热爱,恰巧和我听到 Jason 说出的那段评语悄然形成共鸣。

我听过无数教人开心一点的论述,最近的是《心灵奇旅》这片子。我觉得怎么可能做得到呢,人类宿命于此。因为我们习惯性地陷入永恒上升的思考,而结果总导向不可知论的虚无。因为观测完太阳系而不知足,所以要去观测银河和银河外面的宇宙;因为吃了一道菜而不满足,我们开始思考食物的意义和人生。22 要去追逐生命中的美好细节,那她是否能逃出对什么是美、什么是快乐的哲学思考,这种思考又怎么不会使人陷入一种困惑?

只有一种避免痛苦的法子就是变得麻木,吃饭就吃饭,看电影就看电影,永远停留在近似生理满足感的阶段,停止进一步的思考。也许有人正在这么做,也许这么做就不再是人。

P.S. 我真不喜欢《心灵奇旅》,有好多想批判的,也许是时候录一期音频节目了。